当前位置: 首页 动漫 女神异闻录5

女神异闻录5

评分:
9.0 力荐

分类:动漫 日本 2018

简介: 高中二年级的春天,雨宫莲转学至东京的“秀尽学园”。以某个事件为契机觉醒为“PER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女神异闻录5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分集剧情

我想标题就是非原作党的普遍观感,这就牵扯出一个悖论:P5以优秀的剧情&演出为立身之本,而P5A则以超高的还原度为卖点,结果却并没有传达到位,造成的观感反而差强人意。原作党还好,对于非游戏玩家则是毁灭性的。究其原因,就是无度诉求,最终矫枉过正的还原度,这点从第一集就初见端倪。赌场和审讯室开篇后,主角和老板会面的戏份过于流水。应该进一步强化主角伤人的背景。必要的话给与一定画面闪回,甚至对观众进行误导,使之定性为“恶意”。结合主角人畜无害的气质加以反衬,可以营造出相当悬念且激烈的戏剧出场。然后删掉梦中天鹅绒房间的戏份,以及次日的地铁废人化事件戏份。最好的流程是第二天经由审讯室倒叙后,直接进入鸭志田剧情,persona觉醒,本集结束。这样做能简化冗余的信息,降低对非玩家的干扰,节奏上强化了剧情连贯性,也在让主角的形象更为饱满,或者说更具hook。还有一些设定也不应该沿用游戏。比如主角能操控复数persona的设定,原本目的是为gameplay服务,但在动画里并没有这个需求,所以和其他人一样本体P用到死也没啥问题。二来也降低作画难度(比如著名的京都脸,就是源自这种需求),还能强化亚森的形象。甚至可以加入游戏不具备的,和persona进行深度交流的戏码(当然资源有限,只有主角和亚森能享受)。虽然做不到《通灵王》那般奢侈,但偶尔为之,点到即止。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换言之,把P当成角色的一部分来塑造,而不是现在这样走马观花。上面的观点引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即游戏改编动画后对于角色弧的塑造问题,尤其是RPG原作的情况下,和其他饱满的配角相比,主角往往略显扁平。这个问题在PA3、P4A里也是如此,或者说不仅persona系列。原因就在于游戏设计时为了代入感,只保证了最低限度的角色弧,而完整的形象是根据玩家选择分支对话而得以补全。动画版为了符合原作党的预期,采取了类似的方式。非常保险,又很致命。说白了,雨宫莲这个角色极为单薄,他沦为了一个推进剧情的功能性角色,最明显的就是从头到后期都没有明显的的成长曲线(对比其他人)。写作界有个著名论调就是当你写配角越来越起劲,越丰满,反而冷落主角时,这本书必崩无疑。道理放在剧作中同样适用。A1本应当鼓起勇气,塑造一个并非迎合所有玩家想象的雨宫莲,乃至不惜得罪一小撮原教旨党。我们也许得不到“这是我”的认同感,但不妨碍我们爱上这个“新角色”,这才是动画的本职工作。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19 MAIDONG66.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