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童心医者童心观后感分集剧情
钱乙,字仲阳。从字上看,应该是排行老二,是我们的儿科医圣。我们的医圣张机字仲景,还有孔圣人字仲尼,也是排行老二,看来老二有成为圣人的天分。讲述钱乙的电影,本来应该是一部正剧,却拍成了喜剧,可能也是为了吸取更多的观众吧。电影虽然掺杂了一些虚构,大部分还是忠于历史记载的,唯一的缺点应该是把一个性格怪癖的大夫拍成有点无赖的味道。回家的路上看完这部电影,最大的感觉就是医术上还得继续努力。一医不叩门医不叩门,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规矩不是为了限制,而是最大程度的保护业内人士。但身为一个大夫,就像电影里面说的,医道是人世间最清白的营生,是治病救人的,明明听到或者看到病人而不主动伸手治疗,病在患者身上,痛在大夫心。如果自己的医术可以得心应手的解决,但去抠门无妨,唯一的妨碍应该是病患或者病患家人的看法,无缘无故就跑来治疗,你是谁啊?如果没有十足的医术,这个门真扣不得,治好还则罢了,治不好可以想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二道不轻传历史记载,钱乙是很不愿意传自己的医术的,只因为住在闫家才透漏出一星半点的,最后才凑成《小儿药证直诀》一书。电影当然不能这么拍,只能尽量的将钱乙拍的完美一些。前几天在工作室,有个老修行刘先生过去找我聊天,说起传统文化传播的问题。我一直觉得传统文化包括中医在内,都有自己的命运,如果真的到了灭亡的时候了,靠人力是扭转不过来的。盲目的去宣传去传播,未必是一件好事。各大电视台都在热播养生类的节目,让一群群的老人家挨个药店去买三七、石斛、阿胶等,在我看来这是造孽。确实,有了这些媒体宣传中医,街头巷尾都会出现聊肾虚血亏了,无形中就将很多人的脑给洗了,给中医大夫也会带来沟通上的困难。为什么道不轻传,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不单单是怕徒弟抢生意,也不单单是自秘其术,关键在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传人,万一传非其人,不光不治病,杀人也会于无形之中。说到这,又想起我十年前的一件陈年旧事,那时候凭着纸上谈兵,能在嘴上打败几个同道,自认为医道已了,结果有一次碰到一个护士,她儿子咳嗽,吃了某个大夫一副药效果不好,掏出处方让我看。处方上清肺药占多数,于是我就大言不惭的说此方效果不好,必须用小青龙加减才可,并且自以为是药到病除,结果还是无效。当年的我如果碰到现在的我,我一定会几个耳光打过去,醒醒吧你。三学习儿科历来医生都不喜从事儿科,钱乙由于多种原因从事儿科,并能独出心裁,发前人之所未发,留下了许多千古名方,启迪了多少大夫,不光儿科。只要做的好,肯定会受到人们的尊敬。我在川中求学时,耳中时常听闻成都有四大儿科名医,都被称为小儿:“王小儿”王静安、“肖小儿”肖正安、“熊小儿”熊梦周、“寇小儿”寇煜光,这四位都是因为儿科医术出众,被赠予小儿的称号。凡是小儿生病,去找四大小儿绝对放心。二胎政策放开了,儿科大有身手可显,学医者可向此发展一二。四著书立说历史上钱乙是留下几本书,但大多亡佚,只有闫孝忠整理的一点留下来。影片中则是很想将医术传播开来,以方便天下儿童。这样才能使得著书立说变都高尚,而非现代为了扬名。几乎人人都能出书了。还是用片子里的话说,只要心正,天地不止在看,也会帮你。只要你想做的事情是对的,放心去做便是,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这是真正的行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