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中)1分集剧情
然而,《沙丘》的结局固然有些悲惨,导演弗兰克·帕维奇却没有着意渲染那份似乎没有什么说服力的悲痛,而是颇富技巧地展开了佐杜洛夫斯基的记忆图谱。除了佐杜洛夫斯基行事风格当中自带的幽默之外,纪录片本身也在这个方面与之契合。举着酒杯嘿嘿直乐的照片就赫然出现在眼前,让人笑破肚皮。在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结尾,保罗为全人类牺牲了自己,但他其实并没有死去,因为作为全人类的弥赛亚,保罗已经降临在了每个人的头上,所有人开始高喊“我是保罗”,恰如佐杜洛夫斯基梦断《沙丘》,但《沙丘》却拯救了科幻电影,成为了所有软科幻电影的“救世主”。更特别的是,科幻迷熟悉的超级电脑和机器人,《沙丘》中都没有。“按照小说的交代,在故事发生的几百年前,人类摧毁了所有会思考的机器。人类相信,这样就不会被其他物种取代。”《纽约客》杂志网站认为,“这一设定很高明,它将焦点从技术引回到人本身。”它由此改变了科幻小说“核心是科技,人物和情节为之服务”的风格,《沙丘》为科幻注入了文学性、社会性和人文精神。如果说《象人》在其视野与成功两方面都成为林奇的一次令人惊异的发展.那么《沙丘》则在所有方面都给人带来了震惊,它成为当代电影界最引人注目的样本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