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合伙人

合伙人

评分:
8.0 推荐

分类:电影 英国 2011

简介: 数亿美元的上市公司GTX在遭遇金融危机后,高层决议履行裁人,拥有六位数薪水的老员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合伙人单位人的悲歌分集剧情

 前些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去理发,理发师都说生意比克林顿那时少了三分之一都不止。经济起伏,人总得理发,不过美国本来就秃顶多,有的人一寻思,跑到沃尔玛,买套二三十块钱的理发工具,回家自己理。漫长的衰退,使得很多中产家庭一蹶不振,有的很悲惨,房子被银行收走,子女学业不继。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时候还是很残酷的。最需要工作的人,比如没稳定身份的外国人,得了大病的,刚来没经验的,或是体弱老迈的。公司裁员的时候,说裁就给裁了,没人同情你自己或家里的状况。关于经济萧条中的挣扎,好莱坞拍了不少电影。由于制作周期问题,在经济逐渐复苏的年代才一一发行。前些天我看了一部片子叫《外包》(outsourced),讲述的是一个美国经理人的工作被外包到了印度,自己被外派到印度培训接任者的悲喜剧。这些影片多半站在小人物一边,把大企业塑造为负面形象——好莱坞和共和党水火不容,相互抹黑。电影这种用来零售的文化,更需要取悦大众而非大老板——投资人除外。2010年的《TheCompanyMan》也是一部以经济萧条为背景的电影。影片开始,几个经理人根本想象不到自己面临的危机,每天西装革履,信心十足地去上班。大老板塞林格拿着被奥巴马用“荒淫无耻”(obscene)来形容的薪酬,却为了利润,一拨拨裁掉自己的属下,不管被裁者是不是家破人亡。美国保守势力常为大企业主辩护,说维护他们的积极性,经济就有活力。这种说法只能在理论层面说,对现实无比简化。现实中,很多业主并不会把省下来的钱拿出来投资再生产,或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他们更倾向于把钱拿来享受。500块的午餐、5000块一晚的酒店,习惯了谁都觉得受用。至于就业机会——增加人手有时候反影响效率,减员增效是更常见的选择。片中几个不幸下岗的中层经理人和高管,把一生黄金时期交给了片中的造船公司。37岁的鲍比(BenAffleck饰),家里养着大房子和豪车,还有维持中产体面的高尔夫俱乐部会员证。首先被裁的他,无法接受事实,认为很快会找到新的工作。结果怎么也找不到,只好屈尊跟大舅子做建筑工程。去年有位国家领导曾称,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没有尊严,这话说得还颇到位。工作不光是生计,很多人靠它认知自己的个人价值。鲍比的失业,毁了他的自尊,他甚至出现了性无能。有一份工作,尚能养家的人,可能把生活中的一切视作天经地义,甚至没事找事。一旦失去,才会觉得生活不堪一击,维系体面的一切实体和象征,如多米诺骨牌一样,唏哩哗啦倒掉。不久前看到一篇小文,说人遭逢逆境,恰如开水煮物:鸡蛋软的能煮硬;胡萝卜硬的能煮软;而咖啡豆,会保持原样。同样的逆境,一个人怎么应对,能看出英雄或狗熊本色。人之所以为人,而非靠着本能行事的禽兽,是因我们有着自由意志,可以去选择,包括在逆境中的取舍。片中三个失业男人,和他们的妻子,在逆境中反应大不相同。鲍比和太太关系本来糟糕,儿子貌似是太太和前夫所生,一家人关系从冷淡到紧张。鲍比长时间失业,他的太太表现出惊人的忍耐、担当和宽容,对丈夫百般扶持,不让他就此倒下去。鲍比被这种倒霉磨砺了出来,抛弃了虚荣,也变得坚强勇敢,从头来过,不再害怕丢工。经此一事,两人成了患难夫妻,关系好转。这种温暖的故事,我在认识的一对中国夫妇身上还真看到过。这样的人,总是让我们看到人性中的美好一面。另外一个被裁掉的高管菲尔就没这么幸运,他就好比那根胡萝卜,先硬后软。他原来是老板身边红人。被裁之后,由于年龄大了,找工作难如上青天。他从焊工做起,一路发展,一生卖给了公司,被辞退非常不能接受。夜晚他回到公司外头,对着大楼扔石头,狂骂。他觉得一辈子完了。他更觉得不平的是,世界并没有和他一样停下来,人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一种“沉舟侧畔千帆过”的落伍感油然而生。而他的妻子,害怕被邻居笑话,让他每天背着公文包出去,按点“上下班”。渐渐地,他不去再就业中心了,而去酒吧买醉。一方倒霉,另一方落井下石,日子就一团黑,没法过。没有了单位可回,家里冷若冰霜,他觉得活着没意思,寻了短见。得知消息,公司老板连葬礼都懒得去参加。而汤米·李·琼斯扮演的合伙人之一基恩,好比是咖啡豆,从头到尾变化倒是不大。他对于事态,有一种无法力挽狂澜的无奈,但也没自暴自弃。他的妻子贪慕虚荣,讲究奢华享受,自己出个门,还想调用公司商务飞机。基恩丢工后,两人索性散伙。不幸的是,他找的小三,正是公司里负责裁人的Sally,也非善类,基恩在感情上两头不着地,很失落。他决定在事业上重整旗鼓,影片快结束前,他买下了船厂,召集旧部,准备重新开工。基恩感慨,过去大家造些实实在在的东西,现在都是帐面上数字。这种怀旧倒也符合时代心声。实体经济时代,大家生产钢铁,制造汽车,产品有形而实在。后来“知识经济”粉墨登场,制造业转移,工作者开始制造泡沫和泡沫的衍生物,并互相销售。经过1990年代的网络泡沫,和2000后的金融危机,美国人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十年下来,我注意到,美国的中国制造产品日渐减少。同时间,美国制造而卖到中国的东西日渐增多:乔治亚的筷子,西弗吉尼亚的探矿设备,俄克拉荷马的天然气脱水设备。美国恐怕是被虚拟经济搞怕了,而“世界工厂”中国,也被污染搞怕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么变化下也好。此片豆瓣译名为《合伙人》,不大准确。被裁的合伙人只有一个。美国有Theorganizationman,thecompanyman的说法,类似于中国“单位人”一说。美国过去一些企业里,新泽西的约翰逊教授写过一本书《工作的语言》(Johnson,C.S.(2009).Thelanguageofwork:technicalcommunicationatLukensSteel,1810to1925.Amityville,N.Y.,BaywoodPub.Co.)介绍了美国卢肯斯钢铁厂。该厂1810年左右的创立,到美国制造业出现危机之前的1998年才卖掉,很多工人祖祖辈辈在这里上班,甚至子承父业,一家人工种都一样。这里人们的归属感和国内我们说的“单位”非常类似。这都是工业时代的一种工作模式。人生无常,以后换工作、甚至短暂失业,很多人都会遇到。电影里的问题有一定普遍性。即便美国制造业复现繁荣,人的工作观念也会变化,稳定的感觉,恐怕只会成为传说。不稳定才是常态。现在要是听说某个人在某公司做了七八年,周围人都会大跌眼镜。工作不稳定,而人随着年岁增长,失去了折腾的精力意愿,这会成为一个不易解决的矛盾。解决的办法可能还是要有过硬的一技之长,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优势区间(niche)。片中的鲍比37岁找不到工作,因为他学的是大路货MBA,技能模糊。我这里有个朋友也学了MBA,但考了注册会计师,算有专长,职业道路就开阔多了。恕我孤陋寡闻,导演JohnWells以前并不知晓,其他演员则群星灿烂:比如帅哥BenAffleck和实力强劲的TommyLeeJones。扮演《与狼共舞》主角的KevinCostner,在片中不过是个扮演大舅子的小配角,但大家演得都颇出色。和刘欢《从头再来》这种唱给下岗工人听的歌曲一样,拍这些失业者的电影,自然免不了煽情和励志,但总的来说,此片发人深省,是部被低估的好片子。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19 MAIDONG66.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