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多甫拉托夫

多甫拉托夫

评分:
9.0 力荐

分类:电影 俄罗斯,乌克兰,塞尔维亚 2018

简介: 《多甫拉托夫》讲述了俄国作家谢尔盖(Dovlatov)在1971年时的四天生活。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多甫拉托夫无名作家的七日漫游分集剧情

原载深焦DeepFocus若文字落于纸面却无人阅读,是否还能算存在?俄罗斯导演小阿列克谢•日耳曼在入围第68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新片《多甫拉托夫》中,透过美籍前苏联作家谢尔盖•多甫拉托夫移民前在列宁格勒生活时看似平淡的一周,试图探讨这样的中心议题:在一个没有创作自由的世界,创作者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导演前作《电子云层下》(UnderElectricClouds)以超现实的荒凉场景与强烈的寓言气质,上演了俄罗斯不远将来的七幕讽刺戏剧,探寻着被困于自身野心的荒原中的人性内涵究竟如何。这一次,他选择重访故国历史,从多甫拉托夫这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出发,讲述特殊政治背景下前苏联整个作者群体面临的艰难抉择——写下去还是活下去?《多甫拉托夫》精准地捕捉到一种充满怀旧感伤的意绪,导演个人风格的刻痕深深烙印于影片的每一寸肌理:低对比度色调柔和仿佛蒙着一层轻雾的画面,游荡的主人公与随机浮现的人物群像,以及背后隐喻实体化巨像般的城市景观,虚幻气息弥漫在无名作家苦苦挣扎的每一个日夜之中。影片开始于1971年冬季某天,当时勃列日涅夫早期相对宽容的文化政策被越来越强硬的意识形态压迫所取代,所有拒绝颂扬工人阶级和光耀所谓“社会主义人”,或者在大型庆典活动报导中明嘲暗讽的作家,无一例外都遭到审查或失去工作,再也无法发表。多甫拉托夫也是如此。在他口中那“欢愉缺乏而悲伤笼罩”的一周时间里,他成天四处游荡,和妻子就离婚争吵不休,陪小女儿玩耍或在雪地散步,流连文学沙龙和爵士俱乐部,大声争论着诗人内部必须百家争鸣的意义——那到底是个不同的时代,那时文学仍是神圣的宗教,仍是人们借以维持理智的生命线。周围处境相似的朋友有的企图在杂志社割腕自杀,有的因为黑市交易被捕后在车祸中意外惨死,而更多人为了生存下去,选择将信仰与艺术坚持暂时搁置。多甫拉托夫最近的工作是为某工厂杂志写一篇报导,歌颂配合苏联革命胜利周年庆典下水的大船纪录片的拍摄,当然不允许讽刺。他采访成群结队打扮成俄国和苏联文豪的工人,他们身后的巨大船体化身冷肃的金属背景,或是集权统治下国家机器的无情暗喻。多甫拉托夫认为“文学既不可能是正面的也不可能是负面的,它要么在那里,要么不存在”。而勃列日涅夫政府对经典和所谓“正面”文学之外的一切都赶尽杀绝的态度,显然让多甫拉托夫失望至极,因此他在和“文豪”们对话时将自己比作卡夫卡丝毫不令人意外——他好像也陷入臆想的超现实世界之中,在那里全部热望与宏伟计划都被轻易焚烧殆尽,空余一地苍白焦土。他抵御着比自己强大千万倍的力量,挣扎前行,举步维艰。影片中的多甫拉托夫并不像他的《手提箱》一样随时展露满载讽刺的幽默感,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许多时候只是疲惫地站在门边,似乎已经不堪生命之重,似乎社会每天上演的荒诞已经足够将他淹没。谢尔盖•多甫拉托夫也许在世界上大多地方并不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但在俄罗斯他家喻户晓,地位极高,不仅因为文学成就,更因为他几乎成为了集权对文艺打压的象征。苏联政府拒绝承认本国最优秀的艺术家与文学家,也许根本就是拒绝承认现实。然而,导演并未将主角偶像化,而是让观众站在他身边,与他并肩漫步。一系列精妙的跟拍长镜头,彼此重叠的对话,人群复杂的调度和叶莲娜•奥克普娜娅极具风格化的场景设计,让整部影片呈现出虚无却摇曳的美感。这是日耳曼首次与《修女伊达》(Ida)的摄影指导卢卡斯兹•扎尔合作,镜头触感与前作相比区别明显——《电子云层下》以冷色调为底,重点突出环境的宏伟苍凉,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通常较小,个体身份更加模糊,而夸张庞大的景物才是主角;被摄对象与摄影机之间存在着清晰可见的距离,这样远远观望的冷酷姿态增强了剧场般的失真感。《多甫拉托夫》则恰恰相反,摄影机靠近再靠近,近到演员每一丝表情都纤毫毕现,近到列宁格勒其他居民都好似全部不存在,仿佛整座城都是这个知识分子群体荒凉的游乐园。占据全片大半篇幅的暖色调则带来更为私人的氛围和加深的情感浓度,让泛着怀旧光晕的镜头覆盖上一层费里尼般的梦幻色彩。而以爵士乐、民谣为骨架的配乐和极具沉浸感的声音设计则创设了渐进的通感空间,引观众踏入一个半废弃世界中永恒漂浮的缭绕烟雾与无边哀愁。这场沉静徐缓的漫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人物肖像,亦难以称之为传记电影,但同样并非荒谬无稽的幻想。《电子云层下》里人们梦境的尽头是世界终结,而多甫拉托夫梦见的只是勃列日涅夫在他背上鼓励地轻拍。由此看来,《多甫拉托夫》对现实的关照也许确切得多——这样一个真实与虚构难分难解的国度,这样一个文化失落的年代。谁曾想到有一天坚持艺术理念可以令人失去生命?而如果艺术本身和对艺术的信仰走向衰微,谁又能承受得起随之而来的全面精神失落?多甫拉托夫拼命挣扎过一年又一年,最终也只能怀抱遗憾,步上布罗茨基的后尘,去国离家,英年早逝。他在影片最后说:“我们存在。”但又存在于何处呢?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19 MAIDONG66.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