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电影 古路坝灯火

古路坝灯火

评分:
8.0 推荐

分类:电影 大陆 2015

简介: 讲述了抗日战斗期间,一批从天津、北平、焦作等地迁移到汉中城固古路坝西北工学院(今 详情

排序

分集剧情

古路坝灯火谁篡改了我们的古路坝分集剧情

  看完《古路坝灯火》,有几句话实在不吐不快。坦白来说,这部电影实在难以差强人意。整部电影以郑浩秋为主线,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当年的西北联大的生活。电影意在让同学们体会到在当前辈们学习是多么的不易,我们得到今日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不易,建设起今日富强之国家是多么的不易,题材很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可是这部电影的水平实在有限,将近2小时的观影时间里,同学们更多地在吐槽电影里的桥段和演员们粗糙的演技。细说起来电影里一共出现了5次古路坝的灯火。第一次是分配宿舍时的灯火,这灯火是村民帮助学校教育的灯火。第二次是校务长去查看自习室时的灯火,这灯火是先辈们刻苦学习,科技救国的灯火。第三次是丹凝把从建聪那里借来的钱转接给浩秋时的灯火,这灯火是同学情深,相互帮助的灯火。第四次是丹凝和另外两个同学夜里谈心时的灯火,这灯火或许是知识改变妇女地位的灯火(或许有点牵强,丹凝说要是不学习或许就结婚了)第五次是浩秋去见弟弟时的灯火,这是国恨家仇之火,奋起反抗之火。(或许五次灯火是我的过分解读,感觉电影真正提起古路坝的灯火只有3次,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电影以联大的同学们步行500多里山路从西安迁至汉中为开始,到达汉中的天主堂分配宿舍的时候第一次出现了古路坝的灯火。画面一转,男生宿舍里,建聪坚持要把自己的西服齐齐整整地挂在墙上,让人颇感意外。这部电影的另一条线索就是建聪自我的改变,从一个自私自利的阔少爷转变成肯为大家着想的好同学。建聪这个角色塑造的极为失败,角色形象太单薄,之前的建聪自私自利,软弱,矫情,懒惰。在遭遇土匪的时候落荒而逃,在挑粮的时候偷懒,贪图享受,不思学业。却在挨了女主角一巴掌之后洗心革面,变成无私奉献的好同学。角色过于脸谱化,只有缺点没有任何优点,洗白的过程太突兀,像变脸一样,一巴掌就能痛改前非。活脱脱的民国泡沫剧桥段,却没能学来赚大妈眼泪的虐心部分。不知道校史上是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位同学,就算真的有,个人认为这个角色实在是多余。《古路坝灯火》作为讲述我校历史的电影,不用大场面描写,反而用普通同学来刻画,其实是很好的思路,但是,建聪这位同学真的能代表当时的同学们么?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么?一定不是的。那么用这么多笔墨来写一位胸无大志的阔少的意义何在呢?女主角丹凝来找校务长要两支蜡烛,因为自习室人满为患,校务长晚上去自习室一看,好多学生围着一盏煤油灯苦读,站在门口的校务长心中五味杂陈,一时间沉默无言。(此处堪称整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这是古路坝灯火第二次出现,此处最可以大书特书,可以以校务长的视角展现同学们刻苦学习的故事,(比如第二天天没亮就有同学趁着清晨的阳光学习,老校长讲的真实故事啊!)但是却没有再深入挖掘,却演校务长转身去找校长要推迟考试,校长不肯,来衬托校长这个角色的正直,实在可惜。校长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角色,正派地不能再正派,拒绝余专员的孩子入学,和校务长辩论的时候口号化的台词实在难以让人产生亲切感。人物形象高大但片面。校务长这个角色塑造的是最好的,在分米的时候体现出的细心,再看晚自习的时候的同学的心疼,同时也圆滑处世,觉悟不高。可以看得出演员的用心。或许是因为在天主堂的缘故,女主自带圣母光环,她教导建聪,帮助浩秋。给校长报告同学情况。人温柔美丽,又被学校首富喜欢。唯一可惜的是这个完美的玛丽苏角色不是唐嫣出演,要不或许会有几个脑残粉。电影的剧情支离破碎,每个片段都太短,节奏缺很慢,而且经常让人感觉没演完就到下一个片段了,剪辑手法很独特。浩秋拿盐回学校巧遇丹凝一行便搭伴回学校,结果在回校路上遇见土匪。这简直是最无厘头的部分,且不说土匪浮夸的演技,整个情节就没有逻辑性,为什么土匪掳走了女同学而男同学不见了,为什么男同学后来又在路的另一头出现了(山路走得比土匪都熟?)?为什么浩秋被打了之后脸上没伤,拦下土匪也没伤,回学校路上就有了?村长大白天带一众村民去山里干什么?为什么天黑了村长也不回村?为什么女同学不带着买的东西回学校反而要扔了,再不济给后面的同学拿着不行么?这部分奇怪的剧情占了很大的篇幅,只为了衬托浩秋的勇敢和建聪的自私,实在是太多余。要是为了侧面描写当时环境的危险完全可以通过角色的对话来刻画“听说了么,谁谁谁回学校路上被劫了”,省下时间又省得逻辑错误。浩秋这条主线剧情也漏洞百出。浩秋的弟弟浩春(弟弟是春哥哥是秋,我都不愿意多说)来找哥哥,想瞒下家人罹难的消息,问题是你既然都来了,为啥要瞒啊?你要是想瞒,你来这干啥啊?好吧,没瞒住,说家里只剩3口人了,浩秋决心弃笔从戎,校长劝他要科技报国不要做无谓的牺牲。浩秋不肯,浩春之好又透露给他一个秘密,那就是二姐也去世了,是自杀,为了不拖累哥俩,然后浩秋就不去了。这部分剧情简直太过离奇,完全难以理解。既然着重提出二姐这个人就要说出她的特殊性啊,和浩秋有什么特殊的关系啊,还是身份特殊啊,都没有,反正就是浩秋决心好好学习报效祖国了。影片到此结束了。但是在最后的叙述里,我们看到,有58名前辈在毕业之后就奔往前线,也就是说,我西工大学子并不是全都放弃了投笔从戎的决心,但是这部分学生却没能在影片中的以体现。(我校校友中已经诞生30多位两院院士和30多位将军。)最后也没能回扣古路坝灯火这一主题实在让人遗憾。古路坝灯火到底是什么?是抗日最严酷时期莘莘学子不忘肩头之重担,为中华而学习,为中华而奋斗的信念。反观这部电影,整部电影没有用太多笔墨描写学习,却用了过多的笔墨来写儿女私情,写富二代的自私与跋扈,最有血性的一幕也被导演用不太像理由的理由给抹杀掉,平心而论,它超越了我对这部电影期待的下限,简直是对我校光荣历史的误读,不知老校长作为历史的亲历者在台下作何感受,作为工大学生我的内心实在难以平复。电影里许多画面色彩感极其强烈,却没能很好的运用,灯光在许多地方的表现也难以让人接受(浩秋夜里的大白牙)。低成本国产电影真的只能靠政策的扶持,地方的支持才能存活么?多好的题材!竟然被拍成这个样子!让人心痛!后记:其实不该在影评的最后写,但是想来想去还是写出来吧。其实塑造投笔从戎这样一个角色的想法是好的,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桥段。浩秋要去参军,同学B不同意,两个人夜里长谈了一次或者在课堂上辩论了一次,但谁也说服不了谁,浩秋毅然从军,同学B继续科研,多年以后同学B已经成为某领域科学家,浩秋也从战场上回来。两人相逢之后又一次回忆起当年古路坝的灯火,说起一个一个的故事。因为我们的学校从来不缺少有血性的男儿,更不缺潜心科研的学者。我为能在这样一所学校里学习感到无比自豪。中华灿烂,工大无疆。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19 MAIDONG66.COM主题设计 京ICP备888888号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